發布時間:2022-11-04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正/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1912年鋰金屬電池較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紀70年代時,M. S. Whittingham提出并開始研究鋰離子電池。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鋰電池行業市場分析
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產品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于鋰離子電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
負極材料是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其他三種是正極、隔膜和電解液)。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主要是以石墨負極材料為主。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周密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分析
電池是一個充滿機遇的產業。新能源汽車發展、動力電池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電池行業。我國鋰電池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行業創新加速,涌現出一批如寧德時代、比亞迪、贛鋒鋰業、嫦娥鋰電、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優越企業。
2021年,我國卓有成效的疫病防控工作保障了供應鏈穩定,內需市場穩步發展,外需市場快速拓展,為鋰離子電池產業大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2022年9月22日上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自主研制并合格交付用戶的國內躋身前列直徑3.0米新能源鋰電銅箔中心裝備陰極輥新產品在西安面市,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實現了大直徑陰極輥的月產能力突破百臺大關,標志著中國超大直徑陰極輥制造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302.3萬輛,同比增長1.7倍,全年產量有望達到345萬輛,從前兩年的百萬輛級別一步跨過兩百萬輛、三百萬輛兩道大關,占我國汽車產量比重接近13%,一舉突破1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微型計算機產量3.8億臺,同比增長25.9%;手機產量12.9億部,同比增長6.4%;服務機器人產量741.0萬套,同比增長61.7%;智能手表產量4986.5萬個,同比增長43.5%。
鋰電池行業發展趨勢
當前國內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鋰電池逐漸替換掉鉛酸電池。未來鋰電池市場發展潛力很大,特別是其在環保安全方面。
近年來,我國鋰電池產量逐年增長。需求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及動力電池需求增加,我國鋰電池出貨量逐年上升,有望推動鋰電池行業盈利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