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10
磷酸鐵地電池行業現狀
伴隨著電動車對降本的追逐,磷酸鐵鋰成為近年動力電池市場的寵兒,經過一輪快速增長后裝機量與三元電池不相上下。隨之而來的是行業大幅擴產,甚至引來鈦白粉、磷化工等領域的玩家“帶資”跨界,在生產環節產生每噸千元以上的成本優勢。新玩家入場一方面加劇了競爭態勢,另一方面也為行業帶來“大化工”的變革,加速磷酸鐵鋰及上游原材料的大宗化趨勢。生產商將展開成本和產能的較量,同時也應警惕激進擴產暗藏的過剩風險。
從能量密度上來看,雖然磷酸鐵鋰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要比三元鋰電池差很多,但是整車廠確定一款電池,并不是先從能量密度這一指標出發,而是給出續航、成本、重量、尺寸等參考指標,交由電池廠進行設計生產。所以對于電池廠而言,能量密度夠用就好,滿足此條件的情況下,電池廠肯定是優先考慮成本低、熱穩定性高的磷酸鐵鋰電池。
隨著電動汽車的飛速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不斷提升,目前已經超過三元電池的裝機量.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累計79.8GWh,占比51.7%,對三元電池實現反超。2022年4月,我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8.6GWh,同比增長200.7%。
2021年7月底,再次定調將“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加新的確定性,在動力電池市場整體缺貨的狀態下,產能條件更完備的磷酸鐵鋰電池景氣度將得到延續,磷酸鐵鋰電池廠商已進入拓產周期,帶動磷酸鐵需求擴大。行業數據預測,當前國內磷酸鐵產能約29萬噸,到2025年磷酸鐵鋰電池將帶動磷酸鐵需求接近200萬噸。
旺盛的市場需求使得多家磷酸鐵鋰材料生產商相繼開啟了擴產之路。如,2021年9月,德方納米(300769,SZ)宣布投資約8億元新建“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前驅體項目”;10月,龍蟠科技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將收購全資孫公司四川鋰源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進一步增強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業鏈上的綜合實力。
總體來看,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比拼,預計將圍繞著磷酸鐵鋰與高鎳材料展開爭奪。使用安全、便宜耐用的磷酸鐵鋰電池滿足用戶基礎需求,適應多樣環境、續航更強的高鎳電池則更多用在主銷與高級車型上。兩者各有千秋,在終端市場形成有效的優勢互補,預計未來五年內將分別占據動力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