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8-11
2022年鋰電池材料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及需求量分析
鋰電池正極材料是其電化學性能的決定性因素,對電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導作用,且正極材料的成本占比也較高,占鋰電池材料成本的30%-40%,因此正極材料是鋰電池較為關鍵的材料。
近年來,隨著鋰電池在電動汽車、 3C等領域的應用快速增長,全球鋰電池的總體產量和市場規(guī)模得到快速提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和應用較為較廣的為鈷酸鋰材料、錳酸鋰材料、磷酸鐵鋰材料、氧化鎳鈷錳鋰材料、富鋰錳基材料等材料,這些也是鋰電池體系中使用量較大的正極材料品種。
整體來看,受新能源汽車、儲能、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等領域市場增長帶動,2021年中國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鋰電池主材以及銅箔鋁箔等關鍵輔材的出貨量都實現同比大幅增長,行業(yè)平均增速約100%。
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預計將達到560萬輛,而2020年這一數字為310萬輛。標普全球12月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2022年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因此今年鋰的用量將超過產量,并且將耗盡此前的庫存,這意味著鋰電池材料將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2022年碳酸鋰的供應量將從2021年的估計49.7萬噸躍升至63.6萬噸,但需求量將從估計的50.4萬噸躍升至64.1萬噸,甚至更高。
除了鋰材料,各種鋰電池原材料也成為爭相搶奪的對象,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儲能市場需求的快速提升,寧德時代訂單源源不斷,加之上游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提前鎖定原材料成為動力電池企業(yè)的必然選擇。
根據供貨協(xié)議,寧德時代預計在2022年向容百科技采購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數量約10萬噸;2023年至2025年底,寧德時代將容百科技作為其三元正極粉料躋身前列地位供應商,并向公司采購不低于一定比例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
數據顯示,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由2016年16.1萬噸增至2020年51.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3.4%。2021年我國正極材料出貨量可達58.0萬噸。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競爭格局中,廈門鎢業(yè)占比較大達9.92%,天津巴莫占比達6.44%,德方納米占比達6.31%,榮百鋰電占比達5.82%,長運鋰科占比達5.70%。
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規(guī)模由2016年64.6億元增至2020年140.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4%。2021年我國負極材料市場規(guī)模可達159.1億元。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由2016年11.8噸增至2020年36.5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2.6%。2021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可達40.1噸。
在此情況之下,鋰電四大主材的市場需求和產能規(guī)模將快速上升,市場需求量向上百萬噸/上百億平米邁進,預計2022年行業(yè)平均出貨增速將達60%-80%。
鋰電池材料行業(yè)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入手,鋰電池材料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jiān)管體制的發(fā)展趨勢,挖掘鋰電池材料行業(yè)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yè)規(guī)模、產業(yè)結構、區(qū)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yè)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fā)展方向。